
【实用】三年级学生日记范文集锦9篇
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,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,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。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学生日记9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三年级学生日记 篇1因为科学课上要用到金鱼,热心的李佩霖妈妈给我们全班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条金鱼。但我觉得一条太孤单寂寞了,于是又去买了一条,这样子它们就可以一起做伴一起玩耍了。
我可喜欢它们了!你看,它们浑身金黄金黄的,只有尾巴上有点儿红。眼睛鼓鼓的,像是戴了一副高度的近视眼镜。它们的背滑溜溜的,上面有一把把扇子似的鱼鳍,好像一条条漂亮的美人鱼。每当我拿鱼食喂他们的时候,两条小金鱼就你追我赶抢着吃,吃饱了就在水里吐泡泡,那样子真叫人喜欢。
每次我作业做累了,就会停下来,看一会儿金鱼。看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,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了!
有一次,我发现金鱼沉在水里一动不动的。我很着急,以为它们死了,就哭着喊:“妈妈,金鱼怎么死了?”妈妈跑过来,看了看金鱼,然后笑着对我说:“傻孩子,金鱼没有死,他们在睡觉呢!”我有点儿不相信,就用手指轻轻敲了下鱼缸,这时,小金鱼好像是吓到了一样,马上游动起来。哈哈,原来小金鱼真的没有死,它们是睁着眼睛睡觉的。
我爱我的小金鱼!
三年级学生日记 篇2今天的早读课,刘老师说:“男生站在前面,女生站在 ……此处隐藏2014个字……。”第二天一早,我爸爸把我叫起来,对我说:“你先去写一会作业吧,一会儿我处理完一件事再去奶奶家。”我想看看我爸爸处理的是什么事,我就等我爸爸出去的时候进来,一看原来他在那里买股票呢!到了十一点钟,他终于处理完了。
我们特别的幸运,一出门就打上了一个车,不一会儿,我们就到了奶奶家,我奶奶让我吃完了中午饭,说:“晚上带我去看灯。”他给我讲了讲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: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,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,明帝提倡佛教,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,点灯敬佛的做法,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,令士族庶民都挂灯。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。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,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。
在汉文帝时,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传统节日元宵节。汉武帝时,“太一神”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。(太一:主宰宇宙一切之神)。司马迁创建“太初历”时,就已将传统节日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。
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“三元说”;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。主管上、中、下三元的分别为天、地、人三官,天官喜乐,故上元节要燃灯。
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,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、扩展的。就节期长短而言,汉代才一天,到唐代已为三天,宋代则长达五天,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,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,整整十天。与春节相接,白昼为市,热闹非凡,夜间燃灯,蔚为壮观。特别是那精巧、多彩的灯火,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。至清代,又增加了舞龙、舞狮、跑旱船、踩高跷、扭秧歌等“百戏”内容,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。
我们今天过得真快活!